一、什么是XSS?

XSS是跨站脚本攻击(Cross Site Scripting),为不和层叠样式表(Cascading Style Sheets, CSS)的缩写混淆,故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。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Script代码,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,嵌入其中Web里面的Script代码会被执行,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。

二、XSS有什么危害?

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XSS后,也一定很想知道它到底有什么用,或者有什么危害,如何防御。
关于XSS有关危害,我这里中罗列一段列表,详细介绍不进行更多的赘述:

  • 挂马
  • 盗取用户Cookie。
  • DOS(拒绝服务)客户端浏览器。
  • 钓鱼攻击,高级的钓鱼技巧。
  • 删除目标文章、恶意篡改数据、嫁祸。
  • 劫持用户Web行为,甚至进一步渗透内网。
  • 爆发Web2.0蠕虫。
  • 蠕虫式的DDoS攻击。
  • 蠕虫式挂马攻击、刷广告、刷浏量、破坏网上数据

三、XSS分类

XSS有三类:反射型XSS(非持久型)、存储型XSS(持久型)和DOM XSS。

1、反射型XSS

发出请求时,XSS代码出现在URL中,作为输入提交到服务器端,服务器端解析后响应,XSS代码随响应内容一起传回给浏览器,最后浏览器解析执行XSS代码。这个过程像一次反射,故叫反射型XSS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:
http://www.a.com/xss/reflect.php的代码如下:

<?php
echo $_GET['x'];
?>

如果输入x的值未经任何过滤就直接输出,提交:http://www.foo.com/xss/reflect.php?x=<script>alert(1)</script>
alert()函数会在浏览器触发。

2、存储型XSS

存储型XSS和反射型XSS的差别仅在于,提交的代码会存储在服务器端(数据库,内存,文件系统等),下次请求目标页面时不用再提交XSS代码

最典型的例子是留言板XSS,用户提交一条包含XSS代码的留言存储到数据库,目标用户查看留言板时,那些留言的内容会从数据库查询出来并显示,浏览器发现有XSS代码,就当做正常的HTML与Js解析执行,于是触发了XSS攻击。

3、DOM XSS

DOM XSS和反射型XSS、存储型XSS的差别在于DOM XSS的代码并不需要服务器参与,触发XSS靠的是浏览器端的DOM解析,完全是客户端的事情。
http://www.a.com/xss/domxss.html代码如下:

<script>
eval(location.hash.substr(1));
</script>

触发方式为:http://www.a.com/xss/domxss.html#alert(1)


四、 XSS防御

我们是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中,有矛就有盾。只要我们的代码中不存在漏洞,攻击者就无从下手,我们要做一个没有缝的蛋。XSS防御有如下方式。

完善的过滤体系
       永远不相信用户的输入。需要对用户的输入进行处理,只允许输入合法的值,其它值一概过滤掉。

Html encode

假如某些情况下,我们不能对用户数据进行严格的过滤,那我们也需要对标签进行转换。

原本字符转换
less-than character (<)&lt;
greater-than character (>)&gt;
ampersand character (&)&amp;
double-quote character (")&quot;
space character( )&nbsp;
Any ASCII code character whose code is greater-than or equal to 0x80&#, where is the ASCII character valu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