扩容准备
umount/dev/vdb1
提示报错是因为您的数据盘中有数据正在被调用,很有可能就是您的宝塔相关的服务调用导致.出现这个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:
1、先停止宝塔相关服务,然后重新测试 umount
;
2、您可以将了 etc/fstab
中的数据盘挂截行注释掉.重启服务器后数据盘就没有挂截.然后您进行扩容.完成后再将 fstab 中注释去掉.然后更启就恢复了;
停止宝塔面板服务脚本内容如下:
wget -O btserver_stop.sh https://soft.cloudduo.cn/tools/btserver_stop.sh && sh btserver_stop.sh
扩容开始
1、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分区信息如ext3、ext4等:
cat /etc/fstab
2、如果磁盘是之前是 mount 在服务器上的,先umount( umount /www
)磁盘。
1、umount /www
umount: /data: device is busy.
(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about processes that use
the device is found by lsof(8) or fuser(1))
2、这时只能强制umount
umount -l /dev/vdb1
说明
使用 df -h
查看是否卸载成功,如果看不到 /dev/vdb1 的信息表示卸载成功。以下为示例输出结果。
[root@iZbp10n77vus1eub8vqhgrZ ~]# df -h
请将云硬盘上所有分区的文件系统都解挂,可执行以下命令,确认该硬盘上所有分区的文件系统都已解挂。
mount | grep '<磁盘路径>'
云硬盘上所有的分区文件系统均已解挂。如下图所示:
如返回结果为空,则云硬盘上所有的分区文件系统均已解挂。
3、使用 fdisk 命令删除原来的分区并创建新分区:
- 运行命令 fdisk -l 罗列分区信息并记录扩容前数据盘的最终容量、起始扇区(First sector)位置。
- 运行命令 fdisk [数据盘设备名] 进入 fdisk 界面。本示例中,命令为 fdisk /dev/vdb。
- 输入d 并按回车键,删除原来的分区。 删除分区不会造成数据盘内数据的丢失。
- 输入 n 并按回车键,开始创建新的分区。
- 输入 p 并按回车键,选择创建主分区。因为创建的是一个单分区数据盘,所以只需要创建主分区。如果要创建 4 个以上的分区,您应该创建至少一个扩展分区,即选择 e。
- 输入分区编号并按回车键。因为这里仅创建一个分区,所以输入 1。
- 输入第一个可用的扇区编号: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,First sector 需要与原来的分区保持一致。在本示例中,按回车键采用默认值。
- 如果发现 First sector 显示的位置和之前记录的不一致,说明之前可能使用 parted 来分区,那么就停止当前的 fdisk 操作,使用 parted 重新操作。
- 输入最后一个扇区编号:因为这里仅创建一个分区,所以按回车键采用默认值。
- 输入 wq 并按回车键,开始分区。
注意:如果出现编辑错误,可以使用ctrl+Delete键进行删除
说明:
如果您使用的是 parted 工具,进入 parted 界面后,输入 p 罗列当前的分区情况。如果有分区,则使用 rm+ 序列号来删除老的分区表,然后使用 unit s 定义起始位置,单位使用扇区个数计量,最后使用 mkpart 命令来创建即可,如下图所示。
4、部分操作系统里,修改分区后可能会重新自动挂载文件系统。建议先执行 df -h 重新查看文件系统空间和使用情况。如果文件系统重新被挂载,执行 umount [文件系统名称] 再次卸载文件系统。
5、检查文件系统,并变更文件系统大小。
说明
使用 e2fsck 时,由于系统需要检查并订正文件系统元数据,所以速度较慢、耗时较长,请耐心等待。
正确使用 e2fsck 和 resize2fs 指令,不会造成原有数据丢失。
e2fsck -f /dev/vdb1 # 检查文件系统
resize2fs /dev/vdb1 # 变更文件系统大小
6、将扩容完毕的磁盘挂载回原有的挂载点。
mount /dev/vdb1 /www
7、查看文件系统空间和使用情况:运行命令 df -h。如果出现扩容后的文件系统信息,说明挂载成功,可以使用扩容后的文件系统了。
8、执行完后扩容好磁盘后重新挂载上去后执行以下命令
swapon /www/swap
echo "True" > /www/server/panel/data/502Task.pl
9、启动面板
/etc/init.d/bt start